2019-03-26 00:00:00 來源: 點擊:5150 喜歡:0
萬眾矚目,3月22日傍晚,上交所披露首批9家科創板已受理企業招股書,再加上四家已提交申請正進行齊備性檢查的企業,首批13家擬登陸科創板企業正式亮相。
科創板+注冊制,中國資本市場的頭號大事;首批科創板企業,更被看作中國經濟的未來。
除了從所屬行業、財務指標、中介機構等維度透視這些企業之外,從區域分布維度來看首批科創板企業,透出一個更大的經濟信號——13家企業中,廣東、江蘇各占3家;福建、湖北各占2家;上海、浙江、山東分別有1家。以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為界,整個北方只有山東1家,其余12家全部是南方經濟陣營。
如果說首批13家企業樣本量太小,我們把觀察范圍擴大到啟信寶數據庫當中符合科創板上市要求的11844家企業,南北差距同樣非常明顯:南方陣營9069家 VS北方陣營2775家。
智谷趨勢(ID:zgtrend)的《西部真追上了,北方卻掉隊了,南北差距比東西鴻溝更急》一文章中,揭示出這個深刻的變局:
早前,官方曾列出“中國三大差距”——城鄉差距,居民收入差距,以及東西部差距。
隨著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等重大戰略逐步實施,中西部小步快跑,慢慢追趕著東部的時候,一場更為深刻的變局悄然發生了——
秦嶺-淮河為界這個地理南北分界線,也成了大國經濟版圖的分水嶺。
南方,大批的明星城市頻頻崛起,光彩奪目;北方,往昔工業重鎮紛紛褪色,不無失落。
“南高北低”趕超“東強西弱”,成為當今中國最值得關注的區域差距。
而這種差距,在科創板這個定位于新技術、新材料、新模式的新經濟舞臺被迅速放大,也折射出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之際中國經濟發展區域不平衡的新問題。
中國經濟南北差距,是歷史原因、氣候原因、經濟結構造成的?還是受到思想理念、行政生態等深層原因的影響?
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大國崛起的進程,正是區域發展不平衡到再平衡的過程。
上一篇:鄭州農商銀行將成立!資產規模超914億 首屆股東大會下月召開選舉董事長
下一篇:以美國為例,探究私募行業的監管模式